中雨书世界 - 书籍大全 - 给艾米的信(魔法象·图画书王国)
本书资料更新时间:2025-02-09 01:14:01

给艾米的信(魔法象·图画书王国)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

给艾米的信(魔法象·图画书王国)精美图片

给艾米的信(魔法象·图画书王国)书籍详细信息

  • ISBN:9787559814173
  • 作者:艾兹拉·杰克·季兹 · 
  • 出版社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  • 出版时间:2019-04
  • 页数:暂无页数
  • 价格:35.00
  • 纸张:铜版纸
  • 装帧:精装
  • 开本:16开
  • 语言:未知
  • 丛书:魔法象·图画书王国
  • TAG:暂无
  • 豆瓣评分:暂无豆瓣评分
  • 豆瓣短评:点击查看
  • 豆瓣讨论:点击查看
  • 豆瓣目录:点击查看
  • 读书笔记:点击查看
  • 原文摘录:点击查看
  • 更新时间:2025-02-09 01:14:01

寄语:

就算是孩子,也有我们看得见的酸甜苦辣。美国凯迪克大奖得主艾兹拉·杰克·季兹暖心之作:关注孩子的点滴感受,用爱与支持陪伴他们成长。


内容简介:

《给艾米的信》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。

彼得大声告诉妈妈:“我在给艾米写信,我要邀请她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。”妈妈说:“你直接问她不就好了吗?你从没给别人写过信啊!”盯着信纸好一会儿,彼得才说:“嗯──这样特别一些。”出门寄信的路上,天公不作美,不但下起雨来、天空雷声轰隆隆响起,还突然刮起一阵强风,把他手里的信吹走了!不受控制的信朝着街角飞去,这时有人走了过来,是艾米!糟了,现在绝不能让她看到这封信,于是彼得冲过去一把抓住了信,同时却把艾美撞倒了,她哭着跑走了……彼得难过极了,他心里想:她*不会来了。艾米真的不会来彼得的生日派对了吗?!

喜欢一个人,原来是一场冒险,即使是六七岁的小孩也有不打折扣的酸甜苦辣。


书籍目录:

暂无相关目录,正在全力查找中!


作者介绍:

  著绘者:艾兹拉?杰克?季兹(EzraJackKeats)

  美国知名图画书作家、艺术家。1916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。他家境贫寒,但从小就展露出艺术天分,高中时曾以一幅油画获得全美学子公开赛首奖。1935年,父亲去世,刚高中毕业的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,为了生存而苦苦奋斗,从事插画及漫画相关工作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他前往巴黎深造,在法国才华得到了艺术界的肯定,带着自信回到纽约从事商业绘画。

  1962年,艾兹拉的部作品《下雪天》出版,并获得了1963年美国凯迪克大奖金牌奖。从此,一个名叫彼得的黑人男孩登上了图画书历史的舞台。他以彼得为主角一共创作了六本图画书。其中,《彼得的口哨》入选美国《时代周刊》精选童书TOP100,《防风镜》获得了1970年美国凯迪克大奖银牌奖。

  艾兹拉终生未婚,但他非常喜爱孩子。1964年,他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,每年颁发艾兹拉?杰克?季兹奖,鼓励孩子们施展文学与艺术天分。

  艾兹拉生前为孩子们画插图的图书有八十五本,自写自画的有二十二本,代表作《嗨,小猫!》《逛了一圈》《防风镜》《彼得的口哨》《月光下的仙人掌》已由魔法象童书馆出版。

 

  译者:柳漾

  儿童文学工作者,魔法象童书馆创始人。曾翻译儿童小说《蝴蝶狮》,图画书《爱打嗝的斑马》《不会唱歌的小鸟》《北极星》《两个怪物》《蓝色的天空》《动物园》《我要买“什么都没有”》《小羊睡不着》等100余本。同时,作为书评人,热衷于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推介,已在《中国图书商报》《新京报》《南方都市报》《中华读书报》等报刊发表了200余篇的童书评论,曾在《母子健康》开设“悦读大师”专栏,曾在《我和宝贝》开设“绘本背后的故事”专栏等。


出版社信息:

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,正在全力查找中!


书籍摘录:

暂无相关书籍摘录,正在全力查找中!



原文赏析:

暂无原文赏析,正在全力查找中!


其它内容:

编辑推荐

编辑推荐:

  喜欢一个人,原来是一场冒险——就算是天真烂漫小孩,也有不打折扣的酸甜苦辣。

  美国凯迪克大奖得主艾兹拉·杰克·季兹暖心之作:关注孩子的点滴感受,用爱与支持陪伴他们成长。

  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。请给孩子细微的关怀,与他们分享幸福和忧伤。


书摘插图


媒体评论

媒体推荐:

  他具有一种天然的东方气质,不是很直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,而是善用各种暗示。因此,他的作品总是经得起反复欣赏,总是能让人一次又一次从无声处琢磨出其中的美和诗意。

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赵琼(儿童文学博士)

 

  在这本书里,彼得的妈妈没有用成年人的视角来评价或指导彼得,而是在听到彼得的想法时,接纳他的这些小情绪,也尊重他表达这些情绪的方式,给了他所需要的支持。

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王晓明(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)

 

  擅长描绘孩子世界的季兹,让孩子在书中看见自己的影像,也让我们看到孩子对每一件事的认真和努力。作者用简单诗意的語言、充满情绪张力的图像描绘出成长背后所隐藏的丰厚生命力。这一场成长冒险,让孩子看到任何可能性,就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的

“Yes,wecan”而不放弃,这样的精神也是我们能给孩子*好的礼物。

 

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柯倩华(童书评论家)


前言

说文话图

  从日常生活里捕捉诗意

  赵琼

/儿童文学博士

  每次翻看艾兹拉

·杰克·季兹的作品,都是一种享受。

  艾兹拉一直是我非常钟爱的插画家,而彼得是他的宠儿。艾兹拉为彼得创作了一系列图画书,从早的《下雪天》到《彼得的椅子》,从《嗨

,小猫!》到《防风镜》,再到这本《给艾米的信》。在这些作品里,彼得是故事的中心,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目光。这在当时主要以白人小孩为主角的图画书创作领域,可谓独树一帜。

  故事从一个邀请开始,由一封信贯穿始终。文字清浅,口语化,充满了天真的孩子气。句子长短错落,朗朗上口。对人物采用速写式的描绘,省去了背景,只把关键的形象和人物关系凸显出来。

  令我无比钦佩的是,艾兹拉的叙事语言非常精确,且真诚。他甚至只通过人物在图中的位置,就能充分表现他们当时的心情以及带动故事的节奏。这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才能。不可否认,在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,从来都不缺优秀的图画书作家,可我极少能在一位插画家的作品中发现这样的天赋:有敏锐的观察力,对人物关系的处理和心理的刻画细腻到极致。

  艾兹拉的绘画风格独特,一眼就能辨认出来。他的用色看似平实,线条勾勒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丰富的层次、明暗和光影变化。他总能不动声色地通过文字和画面将故事娓娓道来。

  彼得在艾米家楼下的那幅画面中,乌云翻滚的场景给人深刻印象。艾兹拉在描绘那惊心动魄的乌云的同时,为之后的故事悄然埋下伏笔。

  在下一页,晕染和通透的水彩以写意的方式呈现出电闪雷鸣,这也是对彼得失去信件时心理的刻画。

  艾兹拉的表达总是很含蓄,他笔下的故事看似简单,却曲折委婉。他总能从日常生活里捕捉到诗意。他甚至连用色都极富意境,透着光亮,留有空间。他具有一种天然的东方气质,不是很直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,而是善用各种暗示。因此,他的作品总是经得起反复欣赏,总是能让人一次又一次从无声处琢磨出其中的美和诗意。他能把诗意、幽默和天真融合得恰到好处。

  艾兹拉并不满足于水彩的轻盈明亮,他还运用色彩拼贴的手法,营造出奇幻感和现代性。墙上那些残存的不完整的图形、文字和线条,能让读者怀着好奇长久地在画中停留、探索,而不会感到乏味。艾兹拉对氛围的营造技术也炉火纯青,仔细去看他画的雨中街道、斑驳的墙壁,便不难感受得到。他独具慧眼,化繁为简,透过意境表达出人物的真切感受。

  当艾米迎面而来,故事走向了高潮,读者的心也悬在了那一刻。艾兹拉总能找到准确的时刻,不早也不晚,就是那个刚刚好的、充满力量的时刻,将其采撷、镌刻。

  

“完了,艾米肯定不愿意参加我的生日派对了,彼得想。他看到了水洼里自己的倒影。哎,糟糕透了。”文字这么写着,那幅图画却美得动人,大概只有艾兹拉才能把这万般沮丧处理得如此巧妙。即使在那样低落的时刻,艾兹拉也不忍心让彼得独自承受煎熬,他让忠实的小狗威利陪在彼得身边。我时常觉得自己能从艾兹拉的作品中真实地触摸到他本人,他是这样一个内心柔软的人,充满了善意和温情。彼得面向窗外的背影,似乎带着属于他那个年纪的惆怅。轻轻翻过这一页,周六已至,我们忍不住去揣测这些日子里他的心情。艾兹拉总能这样举重若轻地讲述一个孩子的心愿,用一个翻页不经意地拨动我们的心弦。他总能画出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和感受。他是插画家中的桂冠诗人,用画写诗,用文字触摸和拥抱孩子的内心。

  彼得七岁了,我们和他一起见证了这一时刻。我们并不知道他许了什么愿望,艾兹拉在后设下的这个悬念,引人猜想。然而我们知道,并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,彼得在后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时的心满意足。

  艾兹拉所写的,或许只是一个孩子成长中微小的一幕,然而那场大雨却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。他画中的雨是那么隽永而美好,那么天真而纯净。愿这大雨倾盆而下,洗尽人间铅华。

 

 

  名家拓展

  让我们的爱里少一些

“暴力”

  王晓明

/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

  《给艾米的信》是一本关注儿童心理的图画书,真实地体现了成长中的孩子情感的细腻与丰富。

  彼得的生日就要到了,出于害羞或是珍重,他用写信的方式邀请艾米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。他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写好后反复折叠,希望给艾米带去美好的体验。在妈妈的提示与支持下,彼得写完了信,出门邮寄。他有些犹疑,邀请一个女孩来过生日,会不会被男孩们认可。一阵大风像是听懂了他的忐忑,吹走了信,他焦急地左追右赶。这时大滴的雨落下,就像暗示着什么。彼得突然看见了艾米在跟他打招呼,他不希望那封信被艾米发现。由于着急,他不小心撞倒了艾米。艾米哭着跑开了。这时,彼得的内心被接踵而至的状况搅起波澜,充满了焦虑与不安,如同天气般瞬息万变,超出了预期。

  对于成年人来说,从邀请朋友到信被风吹走,再到撞倒艾米,或许都无足轻重。但彼得却如同坠入谷底,感觉一切都糟糕透了。生日那天,彼得还是默默地期待艾米出现,希望等她来了再把蛋糕推出来。艾米终于带着自己的小鹦鹉佩普出现了,非常开心地祝福了彼得,其他男孩也并没有嘲笑彼得邀请女孩来过生日。终,彼得过了一个令他心满意足的生日。

  《捕捉儿童敏感期》的作者孙瑞雪老师提出,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,将为儿童成人后的人际交往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。孙老师建议,在这个周期中,给孩子空间,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,直到孩子需要,成人才介入,但介入的时候并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,而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,让孩子说出他们的纠纷,让他们自己找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,儿童拥有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并且思考出解决问题的计策和方案的自由,不能剥夺他们的自由,这样才能使儿童从人际关系的敏感期顺利地通往下一个周期。在这本书里,彼得的妈妈没有用成年人的视角来评价或指导彼得,而是在听到彼得的想法时,接纳他的这些小情绪,也尊重他表达这些情绪的方式,给了他所需要的支持。例如彼得写邀请信时,她虽然很诧异彼得使用的方式,但没有阻止,并提醒他要写上生日派对的时间;生日派对开始后,其他人都到齐了,但艾米还没到,妈妈没有自作主张,而是先询问彼得可不可以把蛋糕推出来。整个过程中,妈妈给予的无条件的爱与信任,使彼得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,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健康发展。

  和彼得的妈妈不一样的是,我们很多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,反而容易陷入

“爱的暴力”当中。“爱”怎么会是“暴力”?在学者蒋勋看来,爱有时候也是一种暴力,不给孩子自由的爱,就会制造一种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孤独。

 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,但这种爱里有时不由自主地会夹杂父母的期待,成人常常会不自觉地希望控制孩子的某些想法、感觉或状态。如果孩子有与我们期待相符的表现,我们会试图延长这种表现的时间,甚至一次又一次地召唤这种表现。若是与我们的期待相悖,我们就会努力阻止或改变。就这样,我们与孩子一起陷入痛苦当中。意大利著名心理学家皮耶罗

·费鲁奇在《孩子是个哲学家》里写道:“只要我期望我的孩子有某种表现,我就紧张和焦虑,不能以他们原本的样子去看待他们,和他们在一起时也不能获得任何快乐。”这是一种爱的焦虑。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情绪、小心思,或是不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处理,以为这样能让他们少走弯路,殊不知反而限制了孩子的人际交往。一味地想让孩子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,而忽略、否定孩子自然出现的情绪和反应,也是一种“爱的暴力”。

  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,被某种刺激影响之后的情绪有时和孩子是相似的。虽然我们不会像彼得那样因为撞倒艾米而担心失去朋友,但我们也会因为重要的事而患得患失,这都是人类的自然反应。只是孩子的人生阅历比我们少一些,所以情绪显得更强烈。然而我们无法单纯通过语言传授的方式让孩子跳过这些情感体验,直接收获经验。所以,我们更需要听到、看到孩子的感受,告诉孩子有这些感受是正常的,然后给予他陪伴和支持。

  艾兹拉

·杰克·季兹在书中赫然写着“献给我的母亲奥古斯塔·贝克!”。也许,就是为了感激他的母亲在他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爱和自由。读懂这本书里蕴含的亲子相处之道,了解孩子的心理,让我们的爱里少一些“暴力”,给予孩子一份健康的爱。


书籍介绍

《给艾米的信》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。

彼得大声告诉妈妈:“我在给艾米写信,我要邀请她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。”妈妈说:“你直接问她不就好了吗?你从没给别人写过信啊!”盯着信纸好一会儿,彼得才说:“嗯──这样特别一些。”出门寄信的路上,天公不作美,不但下起雨来、天空雷声轰隆隆响起,还突然刮起一阵强风,把他手里的信吹走了!不受控制的信朝着街角飞去,这时有人走了过来,是艾米!糟了,现在绝不能让她看到这封信,于是彼得冲过去一把抓住了信,同时却把艾美撞倒了,她哭着跑走了……彼得难过极了,他心里想:她*不会来了。艾米真的不会来彼得的生日派对了吗?!

喜欢一个人,原来是一场冒险,即使是六七岁的小孩也有不打折扣的酸甜苦辣。


精彩短评:

  • 作者: 偶尔的魔女 发布时间:2022-10-28 13:14:23

    简单,纯真,美好。

  • 作者: 鹿也鸣 发布时间:2020-01-03 10:22:09

    凯迪克大奖作者艾兹拉·季兹的图画书作品,色彩的运用很美,《信》的画面、情绪的调度简洁、隽永,非常不错。

  • 作者: 宽袖 发布时间:2020-05-27 21:55:03

    不愧是杰克·季兹啊!

  • 作者: maggy 发布时间:2021-08-28 17:55:28

    8.0 写信邀请女孩来生日派对过程中的小心思小故事

  • 作者: 无花果 发布时间:2024-06-05 22:27:06

    前环衬的灰色应该是在暗示读者整本绘本的一个基调,就像故事中的阴雨天一样。在家里的开始几个画面都是白底的,只把人物和一些需要的东西画出来了,唯一的亮色的彼得黄色的雨衣。本以为都是这样,就像《老虎来喝下午茶》(动画版),但再翻到下一页,就是一个全彩的大跨页,挺惊喜的,在故事发展中,彼得已经到了艾米家楼下,跨页的三分之一是黑压压的乌云,这时候身穿黄色雨衣的彼得倒给人一种温馨感。季兹的图画中经常会在街景画上小孩子的涂鸦,这个街区就是小孩子天天游戏的场所,虽然图画的故事并没有叙述这些。他的绘本之所以没有给人很强烈的政治正确感,大概在于他呈现的虽然是黑人儿童的童年,但这些儿童完全可以置换成任何一种肤色,所以这才是真实的吧。 @2022-10-21 16:29:40


深度书评:


书籍真实打分

  • 故事情节:4分

  • 人物塑造:3分

  • 主题深度:8分

  • 文字风格:3分

  • 语言运用:8分

  • 文笔流畅:5分

  • 思想传递:4分

  • 知识深度:9分

  • 知识广度:7分

  • 实用性:9分

  • 章节划分:5分

  • 结构布局:8分

  • 新颖与独特:6分

  • 情感共鸣:9分

  • 引人入胜:5分

  • 现实相关:5分

  • 沉浸感:4分

  • 事实准确性:4分

  • 文化贡献:6分


网站评分

  • 书籍多样性:6分

  • 书籍信息完全性:3分

  • 网站更新速度:9分

  • 使用便利性:7分

  • 书籍清晰度:4分

  • 书籍格式兼容性:5分

  • 是否包含广告:8分

  • 加载速度:6分

  • 安全性:6分

  • 稳定性:9分

  • 搜索功能:6分

  • 下载便捷性:4分


下载点评

  • 可以购买(507+)
  • 一星好评(201+)
  • 引人入胜(186+)
  • 图书多(643+)
  • 还行吧(398+)
  • 无漏页(150+)
  • 全格式(241+)
  • 速度慢(571+)
  • 品质不错(311+)
  • 速度快(212+)
  • 方便(193+)

下载评价

  • 网友 谭***然: ( 2025-01-13 01:13:16 )

  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

  • 网友 菱***兰: ( 2025-01-20 14:45:03 )

    特好。有好多书

  • 网友 郗***兰: ( 2025-01-31 19:04:29 )

    网站体验不错

  • 网友 寇***音: ( 2025-02-01 07:01:24 )

    好,真的挺使用的!

  • 网友 蓬***之: ( 2025-02-02 16:50:19 )

    好棒good

  • 网友 师***怀: ( 2025-01-29 16:06:15 )

    好是好,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

  • 网友 寿***芳: ( 2025-01-15 14:19:16 )

    可以在线转化哦

  • 网友 权***波: ( 2025-01-15 01:43:28 )

    收费就是好,还可以多种搜索,实在不行直接留言,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!

  • 网友 敖***菡: ( 2025-01-29 02:38:28 )

    是个好网站,很便捷

  • 网友 訾***雰: ( 2025-01-11 05:34:15 )

    下载速度很快,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


最新内容
随机推荐